目前分類:氣功相關 (11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熱門文章 最新上線 推薦
繼續閱讀
文章標籤

ruiznr24kd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很快的,我們就發現以現代科學的語言來說,不同的「氣」實際上是代表不同的物理及生理現象。我們用來描述人體之「氣」,如「臟氣」或「血氣」,代表人體組織或器官的「生理功能」,是可以用現代醫學儀器測量及定義的。比如說「氣色不好」,是可以測量體溫呼吸、血流速、心跳次數、腦電圖、肌電圖、血流含氧量、器官功能等參數來界定。另外,如武俠小說所說的「外氣」(掌風)的意義又不一樣了,它代表的是身體發出的多種能量,包含了電磁波、壓力波,以及一些未知形式的生物能量。



本文來自: http://health.businessweekly.com.tw/AArticle.aspx?id=ARTL000074651


文章標籤

ruiznr24kd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-25  
 
索南敦珠堪布講授:禪定入門 (五)

修禪定有非常多的方法的,現在尤其是在漢地或是東南亞一帶,很多修行人非常喜歡進入到禪定的修行當中。殊不知,要進入禪定的修習是必須要有一些先決條件的,第一個是必須要廣泛的聞思經典,如果沒有透過廣泛的聞思過程直接進入禪定,這不算以殊勝方便法門做為基礎的禪定修行,假如具備了廣泛聞思佛經的基礎,想要進入禪定就不會那麼困難!相對會比較容易入手。

《俱舍論》的作者世親菩薩曾提到過,要修禪定之前一定要做廣泛的聞思修,否則就不知道如何禪修。

文章標籤

ruiznr24kd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、靜坐不會起火,請放心。以下原理跟靜坐的原理是相同的供你參考: 煩惱的起因大都是心被自已的思緒給沾黏住,產生後續的貪瞋癡等念頭,此時易產生幻覺,嚴重會導致思覺失調。因此當我們的心被沾黏住時,此時必須把我們的心給抽離出來,讓心置於當下的覺知覺察裹,心如何覺知覺察呢?

(1)視覺:運用你的視覺去覺知覺察當下的影像,看清楚它,不去分別它
例如覺知影像的形狀(如工作的細節動態),不用去分別批判

(2)聽覺:運用你的聽覺去覺知覺察當下的聲音,聽清楚它,不去分別它

例如覺知聖號的聲音(或聽演說),不用去分別批判

文章標籤

ruiznr24kd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種的叫做=文字綁約⋯

利用對於釋迦牟尼的迷信崇拜⋯

把眾生的心力以及資源:利用-對於-開智慧的《迷思》⋯

轉成對於佛教《毫無戒心》的《付出》,藉以吸納眾多的《粉絲》⋯《信徒》⋯
搶信仰人口的《市佔率》⋯

文章標籤

ruiznr24kd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東降跟芳是同一個人嗎?

這不重要!

因為還是賣字郎 , 並沒有刻意隱藏 , 公開的。

拿它來提問 , 這就麻煩大了 , 大驚小怪 , 吃太飽閒著, 小題大作

文章標籤

ruiznr24kd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坐禪好處多!

這不是胡說的。事實上無數科學家都對坐禪大加讚賞,而且他們用科學儀器實證了坐禪的巨大功效:

東京大學平井富雄教授,專門為此進行了腦波測試,並成為我們科學坐禪的第一基礎。

文章標籤

ruiznr24kd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熟路輕車 . 穩步康衢 . 更新易舊 . 會頭丘墟 .
解曰 : 簽意前兩句所示 . 本人認為當事人實不該有此疑慮 . 應該穩步向前 . 後兩句示意 . 改變目前狀況 . 便是一處丘墟 . 由此而論 . 當事人應該互愛互信 . 既使有問題 . 也應該理出問題所在 . 理性溝通 . 總之 . 本人認為 . 事情不是當事人所想這般地複雜 . 請靜下心來再想想 .

文章出自: 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160415081752AAKys5o


文章標籤

ruiznr24kd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也曾經跟你有一樣的經驗哦!
但是後來我克服了~~~

我是被同事ㄠ去跟她參加一個講座,到了現場才知道是教我們打坐,我整個人都傻眼了,都快累死了,還打什麼坐嘛!!根本是叫我來睡覺的。

講師說了落落長關於靜坐的好處,講師說要放鬆,但是要放鬆真的有這麼簡單嗎~~~不是嘴上說放鬆、讓頭腦的思緒放空就這麼容易可以做的到,講師在前面帶課,我的腦袋裡就是一直出現這些念頭,他是老師當然覺得簡單丫~~,但是都來上課了,就也只好跟著老師做了,啊不過~還真的很怕自己就這樣很“放鬆”的打起鼾來啦~哈哈。

但是很奇妙哦!結束這短短2個小時的課程,在講師的帶領下,我發覺我的肩頸沒有像一開始這麼的緊繃,背部放鬆許多;我回家後開始慢慢的回想講師上課過程到底做了什麼,但是~~~~~沒有啊!我只記得講師一直說「深!呼!吸!」,我也就一直跟著深呼吸,然後把注意力都放在呼吸這件事上,難道呼吸這件事就可以人肩頸放鬆嗎??答案是~~~見鬼的可能!!所以我秉持著好學的精神上網google下(其實我根本忘記是哪家,還問了我同事…),這家團體是什麼靜坐法,才發現,原來靜坐呼吸很重要,他們還說打坐可以幫助你頭腦變清晰、創造力變高等等的優點,我是沒發現有這麼多優點~不過你有興趣可以搜尋”聖達瑪”看看)寫的很清楚,而且方法也很簡單,感覺上是可以試試!!至少我的第一次感受還不賴喲~

文章標籤

ruiznr24kd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對於題主的更新,我就以我的所知略加回答。
  在婆羅門教盛行與種姓制度蔓延之下,除了使社會上佔少數的婆羅門、剎帝利兩階級人士得利以外,在總人口佔絕大多數的吠舍和首陀羅兩個階級,都深受社會階層僵化之害,生活無法改善。這種情形自然引起有識之士的反對,而思加以改革,因此到了西元前五、六世紀間,印度就有各種宗教改革的運動出來,其中又以耆那教和佛教的創立最為重要。
  摩訶毗羅(Mahavira)原是恆河流域上一個小國的王子,幼年受過良好教育,三十歲出家苦修,在外雲遊十三年,對人生有獨特的看法。他反對奧義書中婆羅摩創造宇宙與世界靈魂的說法,而認為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「一個靈魂」。摩訶毗羅認為靈魂與物質相結合,而使靈魂被物慾所束縛,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刻;解脫靈魂的唯一辦法,就是遠離物質,甚至脫離自己的肉身,靈魂才獲得獨立自由。摩訶毗羅即以上述理論為基礎,認為一個人獲得靈魂自由的唯一辦法,就是過一種極端的遁世與苦修的生活。經過一段心靈與道德的嚴格訓練,而能完全否定物慾的要求,就能達到靈魂自由的最高境界。除此以外,摩訶毗羅又以一切生物都有靈魂為理由,認為一個人不僅不能殺生,而且應積極地去愛眾生。摩訶毗羅這種隱修苦行、不殺生等主張,後來獲得不少人的崇信,而其信徒們就稱他為「耆那」(Jina),原意是「生命痛苦的征服者」,這一宗教就稱為「耆那教」(Jainism)。比耆那教創立稍晚,而對後世影響更大的,還要算到佛教的建立。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p5UQ3tpqZd0

本文引用自: 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160927072624AAVSdbx

文章標籤

ruiznr24kd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.
每一個人 , 初學禪定 , 都會坐立難安、意念紛飛 。

只要少量多餐式的禪修 , 持之以恆 , 白天少攀緣 , 很快就會進入佳境。



.

文章標籤

ruiznr24kd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